「腦出血來臨」睡覺先知!醫生提醒:睡覺出現3個「異常」小心腦出血 三高人群更要注意

  • 2022-02-09 15:57

「醫生,我爸不手術可以嗎?」

腦出血

今天上午,急診科來了一個病人。這個病人在和家人吵架的時候,突然出現頭痛,很快就出現意識喪失。家人看到情況不對,就立刻把他送到醫院。

接診醫生仔細詢問病史後,就開了一些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以後,提示丘腦出血,出血量大概在20ml左右。接診醫生看到這個情況,就跟家人充分溝通,並且建議手術治療,目測手術費用在15萬左右。患者家屬聽了這個情況以後,就比較抵觸手術,因此就問了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

其實,最近幾年腦出血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增加,而且一旦得了這個病以後,多數病人會出現說話不清、不能走路等的後遺症,進而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增加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為了讓大家對腦出血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今天醫者良言就跟大家聊一聊相關的知識。

1.腦出血的病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病理改變就是動脈硬化,而且還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一種或者多種:

後來了解得知,這個病人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十多年,剛開始他還比較重視自己的疾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吃藥。後來這個病人逐漸鬆懈了,想起來就吃點葯,想不起來就不吃藥。

與此同時,這個病人還有吸煙、喝酒的情況,而且他得了高血壓、糖尿病以後,並沒有戒煙酒。

雖然說腦出血的病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病理改變就是動脈硬化。要形成動脈硬化,需要具備兩大條件,即血管損傷、血脂異常。如果血壓和血糖控制得不理想,那它們就會損傷腦血管。腦血管受損以後,就會有脂質沉積在上面,隨後經過一系複雜的免疫反應以後,最終就會形成動脈硬化。

水管

可能大家不理解動脈硬化的形成過程,這裡進行通俗地解釋一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動脈就類似於水管。當血管受損以後,人體就會想辦法去修復。如果人體的修復機制是正常的,那修復後的血管就和原來一模一樣。如果修復機制出現了問題,那修復的就不怎麼好,就會突出一塊。這就好比水管壞了,如果老闆請的是一個技術高超的修理師傅,那修復後的水管就會比較好;反之,修復後的水管就會鼓起一個大包。

當血管發生了動脈硬化以後,血管就會變得比較脆弱,這個時候血壓稍微高一點或者波動幅度大一些,腦血管就會破裂。發生動脈硬化的腦血管就如同老化的漁網,只需要輕輕搓一下,漁網就碎了。

大家聽了上面對於動脈硬化的解釋以後,可能會比較擔心,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動脈硬化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而是長期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平時注意一些生活細節,那就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的進展。

另外,如果血壓非常高,即便腦血管沒有問題,也可能會引起腦出血。

2.睡覺時若出現3大異常,需要警惕腦出血:

❶頭痛

頭痛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癥狀,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頭痛,比如高血壓、熬夜、腦腫瘤、偏頭痛等。

但是需要注意,腦出血引起的頭痛比較明顯,而且呈持續性,一般來說頭痛的癥狀不會減輕。

可能一些朋友不理解為何腦出血會引起頭痛,其實這個主要是因為腦出血以後,頭顱內的壓力增加,就會擠壓腦組織,進而引起頭痛的癥狀。

我們都知道,當手被划傷了以後,第二天以後受傷部位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充血水腫。腦血管破了以後,也會出現充血水腫,只不過我們從外面看不到而已。腦血管充血水腫以後,就會增加頭顱內的壓力,從而引起明顯的頭痛。

❷手腳麻木:

手麻

手腳麻木其實並不是什麼特異性的癥狀,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手腳麻木,比如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腦梗死、末梢神經炎等。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腦出血會引起手腳麻木,其實這個主要是因為腦出血破壞了腦部的感覺中樞或者破壞了感覺中樞的傳導路徑,進而導致感覺異常。

腦出血引起的手腳麻木合併有頭痛的癥狀,如果中老年朋友出現了手腳麻木合併頭痛,需要警惕腦出血。這個時候應該儘快去醫院完善頭顱CT的檢查,明確有無出血,以此明確後續的治療。

❸肢體無力:

雖然說腦出血患者出現肢體無力的情況比較多見,但是這個癥狀同樣也是缺乏特異性的。像貧血、腦梗死、心力衰竭能,都是可以引起肢體無力的癥狀的。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為何腦出血會引起肢體無力,其實這個主要是因為在腦部內存在著管理運動的區域,如果這個區域出現了問題或者運動傳導通路出現了問題,那就會引起肢體無力的癥狀。

運動傳導通路就像是一個電線,這個電線的任意一點出現了問題斷裂,那就可以引起傳導異常,進而引起肢體乏力的癥狀。

3.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腦出血?

其實,預防腦出血,需要採取綜合性的措施。

在飲食方面,我們應該注意低鹽、低脂、低糖的原因是,控制能量的攝入。適當增加蔬菜、優質蛋白的攝入。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去除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吸煙、喝酒、熬夜、肥胖等。

另外,平時也應該注意定期體檢,這樣可以提前發現腦出血的高危風險,比如糖尿病、高血壓、腦動脈畸形、腦動脈瘤等。

對於那些得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應該注意控制相關指標達標。

Click to show more